第201章 佛门至宝-《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
第(3/3)页
就算此刻在同一阵营里,箕尾坡的人怎么想不知道,陈重锦、杨砚是对他们不够信任的,而在当下来说,他们也确实配合的很默契。
宣愫在陈重锦有动作的时候,就第一时间传消息回神都。
哪怕也有陈重锦的刻意放任,甚至有借着他散布些假消息,例如他们的人数以及实力,诸如此类的迷惑陈符荼。
但宣愫也是将计就计。
看似无意实则故意的传回某些消息。
既然陈重锦不杀他,是留着他有用,他为了活着,自然也得假装不知情的去做让陈重锦很满意的事,反正他又不是真的陈符荼的人,只要切实的消息传给了李凡夫就行。
而此时的李凡夫他们都在苦檀。
徐怀璧在琅琊郡的朝泗巷里,有小镇的人陪伴着。
李凡夫得到宣愫传回的消息,也没打算去掺和,只是转手把消息又送到了仍在神都的乌啼城主手里,他不知乌啼城主还想做些什么,就力所能及的通些情报。
半真半假的消息落在陈符荼以及长公主面前的时候,乌啼城主还没能得到消息。
陈重锦的手里拿着所谓的诏书,打着正统的旗号,甚至往他身上泼脏水,纵然在得知有诏书这个东西的时候,陈符荼就猜到自己四弟这一手,仍是气得不行。
他的回击就事论事,说陈重锦的诏书是伪造的。
但这件事其实本来就是看谁信谁。
他说是假的,他说是真的,又都能拿出些所谓的证据,最终看的还是站队问题。
甚至陈符荼还落了下乘。
因为神都里仍有许多陈重锦的人,他这时候要是把这些人都铲除,反倒有些不好收场,何况他才刚登基称帝,整个大隋还处在妖患的动荡里。
别管这些人对自己是否忠心,他们身处的位置以及掌握的权柄,在当下不敢说最重要,也确实不可随意的抹除,虽然他前面已经各种理由除掉一些,却远远不够。
陈重锦说他篡位,他说陈重锦谋逆。
只能借着适合的理由,适当的把能除掉的人尽可能除掉。
但在这个时候敢冒头的要么是蠢,要么是陈重锦的授意,存在着阴谋,所以纵使已身为皇帝的陈符荼,想杀一些人也没那么容易。
与此同时,尽快出兵也是必行之事。
总不能被神都的某些人拖住脚步,眼睁睁看着陈重锦率领大军杀到神都来。
最关键的是,只效忠陈景淮的须椭军,有很大一部分被陈重锦策反,信了所谓的诏书,他们自然支持心里的正统,直接自己先打了起来。
麓山瞬间就成了两军对垒的防线。
陈符荼只能派遣骁菓军前去镇压。
另择傅南竹为帅,划下战场,拦截陈重锦的脚步。
陇骑兵在各个方位包抄。
但打起来的话,杨砚就是很关键的人物。
虽然神都里有张止境、乌啼城主这两个大物在。
可陈符荼很难指使的动乌啼城主。
张止境的力量虽然恢复了一些,却未必打得赢在巅峰状态的杨砚。
前不久其实曹崇凛是有回到神都的,但了解到神都里曾发生什么的曹崇凛也压根没说什么,只是见证了陈符荼的登基,显得他更名正言顺。
说起来,他驳斥陈重锦的师出有名,居然只能仰仗着国师的见证。
陈景淮的确有写诏书,不论他是不是为了搪塞,事实摆在这里,没人会在意为什么写下诏书,已经死无对证了,陈符荼也只能愣说没这回事。
而且陈景淮被杀,更没有留下一句说传位给他,或者圣旨一类的东西,仅是因为他是储君,理所当然的登基称帝。
但若这个理所当然出现了问题,他能用来定心的除了不承认诏书,确凿陈重锦的谋逆,就只剩国师及长公主的态度。
可只需一句话,国师因为当时没在神都,所以不知陛下有废储另立的诏书,才按着规矩默许了陈符荼的登基,就又掰扯不清楚,尤其国师此时还不在。
他要么打退陈重锦,要么坐实其伪造诏书谋逆的罪名,否则两边的言论就是止不住的,他也不能把全部的心思放在这上面。
但想让大多数人都相信或者说暂时观望,就得给出无可挑剔的证据,否则在意正统的人,哪怕不会倒戈,也会时时刻刻找茬。
可对面有杨砚,想打赢也是件难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