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意思是:“适可而止吧,再下去不但讨不到好,怕是还要更加颜面扫地。” 南宫裳微微皱眉,随即深吸一口气终究没有再开口了,但面色却阴沉到了极点。 而北辰等人听到此处却禁不住心中一动。 北辰也懒得再顾忌南宫裳等人了,拱手施礼问道:“敢问吾兄,所谓格物者当作何解?” 这一问却和南宫裳等人完全不同了,从态度到语气都已经是请教的意思了。 宁浊见此倒也没有怠慢。 既然对方以礼相问,他也还礼相答:“不敢。” 说完抬手示意对方坐下。 然后才曼声道:“吾以为格物者当有四法:观其形,察其性,证其真,明其理。 观者观测也,察者勘察也,证者验证也,明者明悟也。 凡格一物,必要先观其形状,察其物性,然后验证观察所得,然后得其真而去其伪,去伪存真之后,自然明悟其所载之理。” 听到他这一番话,众人都是一顿。 便是那些本来反对的人有不少也都停了下来,虽然依然皱着眉,却忍不住要去听。 因为自古以来,都说格物致知,却从来没人说过如何去格物。 虽然众人都本能的察觉到宁浊所说的格物和圣贤书上所说的格物有些不一样。 大学所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宁浊却是第一个说出了如何格物的人,甚至给出了方法和步骤。 不管对与不对,作为读书人都免不了要去在意。 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困扰了太多的人了。 不要说现在。 便是在另一个时空,一直到明清,也没有人能搞清楚格物要怎么格。 最后也只能走彻底的唯心主义。 而宁浊所说的,自然是赵信结合了后世科学实验的一些方法改编的。 虽然他也是二把刀都算不上的三把刀四把刀。 但在此时的读书人听来,还是颇有些新意的。 哪怕是错的,对于一些真正想要求知,求真理的人来说,也会忍不住去试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