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外根据劳动能力,上工的可以考虑在口粮之外,发一点工钱,干的多干得好就多给。 另外三娘你让人在流民的居住区周边建一些提供基本生活物资的店铺,告诉他们,想多吃,吃好,就自己去买。” “至于干什么,首先就让他们先建自己住的房子,不要搭棚了,房子要多建,有剩余就拿来让三娘开工坊,开商铺。 还有一定要多建厕所,一定要注意卫生,还有督促他们喝热水。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万一搞出疫病就完蛋了。 等房子建完了,就去修路,或者把京畿周围的水利整修一遍。 等到工坊开工了,工坊也可以招收一部分人。” 这个时候刘穆之等人终于明白了,赵信拿出那些书页的意图了。 可是众人却禁不住微微皱眉,“这……陛下,恕臣冒昧,这工坊能消耗得了这么多人力吗? 而且一下子新建这么多工坊的话,对京城其他商家会不会有冲击?” “冲击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但是不需要担心什么民怨,因为朕让三娘建的工坊,基本都会是当下市场上没有的,针对的肯定也不是普通百姓。 而那些做世家豪门生意的商人,本身也不是什么普通百姓。 至于能用多少人,一开始或许消耗不了多少人力,但是没关系,就算消耗不了多少人力,这些工坊的盈利也能让我们能负担得起更多的流民。 而剩下消耗不了的人力,还是如之前一样,继续组织他们修路,修水利。 等路修好了,工坊的商品也就能够卖到更远的州郡了。 到时候京城的商人只会越来越富,而不会越来越穷。” 对于众人提出的这些问题,赵信肯定早有考虑到了。 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这方面的认知自然也比众人清晰,自信得多。 毕竟他说的这些,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后世数百年验证的结果。 至于商品销路,他也同样不担心。 因为他要生产的东西,都是超越当下的商品。 比如瓷器。 在现在大秦基本还在陶器,而漆器即将因为原料问题而退场的时代,当一件件精美的白瓷器具摆出来的时候。 那些奢靡成风的世家子,豪门子,能够忍住不买吗? 世家就算再团结,也不可能团结到每一个人。 寇准仁等人听他这样说,一时却还是有些迟疑,倒是乔三娘不住的点头,毕竟作为商人,她反而要比众人更加容易理解赵信的思路。 见寇准仁等人还有些踌躇,她不禁微笑道:“寇公,诸君不用担心,京城如果销售不完,妾身也可以组建商队去往别郡,甚至可以去往四域。 从方才那两页书页上的内容,臣妾已经可以想见未来工坊必然大有作为。” 赵信闻言不禁微微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