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时似乎就是那位二叔想要收拢京中那些豪族,才会让南宫君参加那些人的商讨。 结果南宫君却被人当众一刀割了脑袋。 当时他那位二叔南宫略为此还曾大发了一番雷霆,甚至提议要让家族派死士诛杀林昱辰。 但最终却被南宫谋和众族老否决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场风波,南宫裳才能记得南宫君这么一个人。 否则一个支脉旁系的小人物,他哪里能知道。 此时听到侍从们的笑话,他也只是瞪了一眼一众侍从道:“有什么好笑的,彼辈好歹也是我南宫家的族人,被人随意宰割值得高兴吗?” 一众侍从脸色一变,不敢再开声。 南宫裳也没再继续斥责。 至于林昱辰,他同样也没放在心上,甚至有些不屑,“杀父之仇,灭族之恨,又当如何,不还是只敢杀他南宫家的一个旁系族人而已,这朝廷鹰犬也是白做了。” 不过,倒是林家的情况,让他对之前韩卓武所说的世家也并非一定会长存,有了确切的感受。 虽然世家和世家以外的人,总说什么九姓十三氏,已传数千年。 这倒是没错。 可事实上,九姓未改。 十三氏却已经不只换过多少家了。 就眼前的林家,之前却也在十三氏之列,但现在早已经不是了。 但十三氏却依然还是十三氏,林氏不行了,自然有人成为新的十三氏。 当然换上来的人,依然还是九姓旁支。 所以说什么九姓十三氏数千年未变,其实不算错,只是有水分而已。 不过这样的传承模式确实有着巨大的生命韧性。 如果让赵信来形容,那就是好像某种细胞生物,只要能不停的繁殖,就能不停的分裂。 而当一个主体消亡或者衰微后,其他的分裂体都有可能变成主体,或者说以之前的主体名义存在。 如此循环,代谢。 让大秦的世家成了一个寄生在大秦身上,却又隐约独立于大秦之外的超然存在。 而维系他们存在的东西,就是知识的传播权和传承权,同时他们也是意识形态的开创者,维护者和压制者。 但现在,却在它的内部,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甚至想要一举吞噬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