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站在官署大门内的谢长史,听到外面呼声震天,知道时机已到。 他从袖子里摸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状纸,对着自己的心腹手下使了一个眼色。 “去叫刺史大人来,再派一队人,前去宋家别院,把陈光儿押来!” “是!大人!” 心腹手下离开。 谢长史这才整理了一下仪容,脸上佯装愤怒,阔步朝外走去。 “何人在此喧哗!” “本官乃官署谢长史,若有冤情,定当为你们做主!” 当官这么多年,谢长史第一次为正义发声,还有些不太习惯。 好在,下方的人群,根本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也不管站出来的人是谁,听说是个官员,要为大家做主,直接激动的大喊起来。 “长史大人!请您为这两位老乡!” “他们是从旌阳县石林村赶来的!” 尽管谢长史早已知道告状的两人,所说的是何内容。 但还是假装耐心地,听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解完。 脸上的愤怒之色更重了。 “好大的狗胆,竟敢利用捐赠书籍一事获名获利!” “本官这就派人去将陈光儿带到官署来,开堂问审!” 谢长史指着两个告状人。 “你们的状子本官接了,不论他陈光儿背后有何靠山,这件事本官会为你们做主的。” “本官绝不会任由此等沽名钓誉之辈,祸害我剑南道学子们的声誉!” 门口众人一片喝彩声。 倒是有几人,认出谢长史,正是前段时间,朝廷派人来查访的问题官员。 此时大势所趋之下,也没有人有机会揭露这可疑的一点。 谢长史象征性地走到两个告状人面前,低语了一阵。 这时,蓉州刺史闻讯赶来。 原以为只是一桩小案,待看到门前聚集了上千人,吓了一跳。 “谢长史,这是发生了什么案子,竟围聚了这么多人?” “回刺史大人,是这么回事……” 待刺史大人听说,案件不大,但涉及到陈光儿,并且引起了民众如此剧烈的反应。 特别是门外站着的这群人,看穿衣打扮,都是有识之士,再看谢长史与两个身穿补丁的告状者,一副亲近的样子。 刺史大人哪里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这群热血易冲动的少年郎,被人利用了! 只是不知,这背后主使者是谢长史,还是另有其人。 “谢长史,石林村来的人呢?” “回刺史大人,他们全部被押送到了大堂之上,连同他们拉来的一万套书本,也全部被押到了堂外的院子里,人证物证俱全,只等传召来陈光儿认罪伏法!” 认罪伏法? 捐赠书籍的事是陈光儿提出来的,最多就是落下一个沽名钓誉的污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