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晚晴上前一步,从挎包里拿出“向阳牌”上个月的销售数据统计表,以及纳税证明。“李厂长,这是我们‘向阳牌’上个月的销售额和纳税情况。我们虽然年轻,但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她接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模式:“我们不是来求您接济的。我们想和贵厂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我们‘向阳牌’包下您的一条整数生产线,保证每个月的最低采购量。价格方面,我们可以比市场价上浮5%,并且提供‘保底采购’。同时,我们提出‘利润分成’的合作方式:若月销量超额完成预期,超出部分,我们愿意再分给贵厂20%的利润。” 李厂长听着,眉头渐渐舒展。这种“保底+超额利润分成”的模式,他闻所未闻,却又充满了诱惑力。国营大厂最怕的就是产能闲置和任务不达标,罗阳这等于给了他双保险,还有额外的超额利润。再加上罗阳背后红星厂的资源,这笔买卖,划算! “好!罗老板,苏小姐,你们的合作方式很有新意。”李厂长终于露出了笑容,“我同意,优先供货给‘向阳牌’!” 回程的路上,车厢里弥漫着轻松的气氛。罗阳看着苏晚晴略显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递给她一瓶刚买的温水。 “苏小姐,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苏晚晴接过水,轻轻抿了一口,点了点头。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解决了燃眉之急,罗阳的心却悬得更高。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外部供货,风险依然巨大。南海第一纺织厂的王科长,不过是记了点小仇,就敢背后捅刀子。万一以后遇到更大的对手,或者原材料价格波动,‘向阳牌’岂不是要被卡住咽喉? “不行,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供应链。”罗阳在心里盘算着。他需要控制上游,掌握主动权。 接下来的几天,罗阳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他先是找到了那家邻市的国营纺织厂,李厂长爽快地答应了长期合作,并承诺优先保障“向阳牌”的订单,价格也比市场价低了一成。这笔交易,不仅稳固了基础面料的供应,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接着,他又找到了之前给赵四供货的那家私营化纤厂。厂老板王老板是个精明人,但资金链一直比较紧张。罗阳直接开门见山:“王老板,你的化纤面料质量不错,但款式太单一。我需要你根据我提供的几个方向,开发几种新型面料,比如更轻薄、更透气的,还有色彩更鲜艳的。开发费用我出,但条件是,这些新面料,未来一年内,只能独家卖给我‘向阳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