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又一次壮举!-《同学,快收手吧!校规真写不下了》


    第(1/3)页

    人造风暴?

    林远此话一出,整个指挥中心先是一静,随即泛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

    不少资深专家皱起眉头,觉得这个提议有点匪夷所思。

    “人造风暴?小伙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一位流体力学老教授扶了扶眼镜:“调动气象?那需要何等庞大的能量?”

    “不,不是调动气象。”林远迎上众人的目光,语气冷静得不像个学生:“我们不需要改变整个城市的风向,我们只需要在毒云的核心区,制造一个局部的上升气流通道。”

    “刚才你们的讨论我都听了,无论是用火、用冰、冲洗等常规手段,根本行不通。”

    “但有一个关键点,毒气的弱点在于流体结构。”

    “这种因城市峡谷效应而停滞的毒云,团状结构其实很脆弱。”

    “我们无法等来风暴,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一个空气吸尘器,从内部把它抽走!”

    “科学依据是涡环效应。”林远继续阐述:“就像吐烟圈一样。”

    “如果我们能在毒云底部,精准地制造一个自我维持的上升气流环。”

    “涡环在上升过程中,其核心的低压会像吸尘器一样,将周围的毒云气卷吸进去,沿着涡环的轨迹持续向上输送!”

    “只要能量足够,定位精准,就能把毒气一直送到几百米的高空!”

    “在那里,高空气流足以将它快速吹散、稀释,彻底化解危机!”

    指挥中心内鸦雀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专家们仔细思考着林远方案的可行性。

    紧接着现场一阵乱糟糟的议论声响起。

    但很快,这个方案得到了一致认可。

    “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人造风暴!有意思!”

    “建议可以尝试一下!!”

    陈局当场拍板:“那就采用这个方案,限定你们在两个小时内商讨出具体的方案来!”

    命令下达,指挥所再次热议起来。

    想要实现方案,首先是数据整合。

    实时气象数据、高精度地形数据、地下管网图、最新的污染扩散模拟数据被快速导入超级计算机。

    专家们根据CBD具体的建筑布局、街道走向,精确计算着形成稳定涡环所需的最低能量阈值,以及四个发力点的最佳位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