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这里的房子太拥挤了,毒云像被关在了一个巨大的露天监狱里,自然扩散需要数天时间。” “一旦雨水将空中滞留的毒云气冲刷下来,污染将渗入土壤、进入河流。” “这就会对整座城市造成数十年难以挽回的生态浩劫。” 赵队长双眼布满血丝,事情比想象的更加糟糕了。 眼下的状况,完全不是他一个队长可以处理的了的。 想到这,连忙掏出手机把情况汇报了上去。 当陈局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紧急召集全市顶尖科研院所和各部门的专家团队来到现场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短短半小时内,来自环境工程、流体力学、化学化工、市政工程、气象学、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顶尖专家。 以及消防、武警、医疗、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全部被紧急召集到现场。 陈局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各位专家,情况大家都了解了。” “我们面前有三重枷锁,地下混合毒气的爆炸风险、城市峡谷造成的毒云滞留,以及三十六小时后的降雨。” “我们必须在下雨前,找到安全清除毒云的方法。” “现在,请各位畅所欲言,时间就是生命!” 一位资深化工专家首先发言:“当务之急是切断污染源!我建议,立刻向已确认的泄漏点及下游污水管道内,灌注大量强碱液进行中和!” “氟乙酸甲酯遇强碱可水解,虽然不完全,但能大幅降低其毒性和挥发性!” “我反对!”一位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立刻反驳:“中和反应需要时间,而且会产生氟乙酸盐和甲醇,同样具有毒性!” “更重要的是,管道内情况复杂,中和过程可能放热,甚至产生氢气。” “这在充满沼气的管道里,无异于火上浇油!爆炸风险不降反升!” 消防总队的负责人紧接着提出:“既然空中毒云是最大威胁,能否用我们的大功率消防车,搭载细水雾,进行高空喷洒和冲刷?” 这个方案一提,立马被否决:“在城市峡谷这种特殊风场环境下,大规模喷射会扰乱近地面流场,导致毒云不是被清除。” “而是被搅动、混合,扩散到我们监测不到的角落,甚至可能被卷吸进大楼的通风系统!” “那么,等待有利气象条件,或者实施人工干预,比如人工增雨提前冲刷呢?”气象局的专家试探着问。 “不行!”几位专家几乎异口同声。 “城市峡谷内的微气候几乎与外界隔绝,静风状态难以打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