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二,是巨大的 冲击波压力。” “这个压力会以爆炸点为中心,向四周岩层传递,强度远超我们目前测得的地下气压。” “这两个效应结合。” “结果是,爆炸空腔周边的岩层会在极短时间内被 熔融、压缩、压实 。” “就像一个无形的巨手,猛地将区域的岩层 揉捏在一起。” “而原本失控的井喷通道,会在这股狂暴的力量下被 强行挤压、熔合、封堵 ,从物理结构上被彻底抹平!” “这不同于我们刚才失败的爆破。” “刚才的爆破能量分散于地表和浅层,且能量级数远远不够,不仅无法压实深层通道,反而可能清除了浅层障碍。” “而核爆的能量集中于地下特定点,其强度和作用于深层地质结构的效果,是常规炸药无法比拟的。” 听到这,其中一个专家提出疑惑:“可是这样太冒险了,万一火没灭掉,还会留下辐射怎么办?” 林远淡淡一笑:“这个不用担心,地下核爆的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会被封存在熔融后再次凝固的玻璃体岩层中。” “只要埋深足够,计算精准,泄漏风险是可控的。” “这属于 核能和平利用 的一个极端但理论上可行的范畴。” 林远的解释声音不大,但听在众人的耳中震耳欲聋。 此刻的他,哪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分明是导师一样站在那侃侃而谈。 哪怕是刘院士都认真的听着,不停的思索。 整个临时指挥中心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随即爆发出低声却激烈的议论。 “熔融岩层...强制封堵..从原理上讲,这确实有可能!” “关键在于当量计算和埋深定位,误差必须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如果真能成功,这将是工程学上的一个奇迹!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极端灾害处置案例” 刘院士深吸一口气,看向林远询问道:“你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完整的方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