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有更多的人,用最简陋的箩筐、背篓,将炸下来的土石一筐筐、一篓篓地运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赵四脑海中莫名浮现出这句诗。 古人嗟叹的天险,此刻正被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无穷的毅力,一寸寸地征服。 巨大的标语牌用红漆刷在裸露的岩壁上。 “备战备荒为人民!” “好人好马上三线!” “献了青春献终身!” 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壮和豪情,混杂着对建设者无比的敬意,在赵四胸中激荡。 这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或图片,而是活生生的、正在发生的、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 他之前所取得的那些技术成就,放在这宏大的背景下,似乎都显得渺小了几分。 在这里,技术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是能否在这绝境中开辟生路的关键。 吉普车在一个临时开辟出的、停满了各种卡车、拖拉机、马车和人群的路边缓坡处停下加水。 司机跳下车去检查引擎和轮胎。 赵四和王永革也趁机下车活动一下几乎快被颠散架的身体。 就在这时,赵四脑海中那熟悉的提示音悄然响起,与这热火朝天又艰苦卓绝的环境形成了奇特的呼应。 “叮!签到成功!检测到宿主身处国家三线建设核心区域,环境判定为‘战略要冲’,签到奖励提升。” “恭喜宿主获得:【三线地区地质水文与潜在厂址分析报告(详细版)】。” 瞬息之间,一股庞大而精细的信息流涌入赵四的意识。 一幅立体的、动态的三维地图在他脑海中展开。 以他此刻所在的位置为中心,方圆数百公里内的山脉走向、岩石结构、断层分布、地下水系、溶洞发育情况…… 无数复杂的地质水文数据清晰呈现。 并且系统还根据这些基础数据,结合“适宜建设大型隐蔽工业设施”的标准,自动标注出了数十个潜力巨大的优选厂址区域。 每个区域甚至附带了简单的优缺点分析和初步开发建议。 这份奖励,简直是为他此刻的任务量身定做! 它像一双透视眼,让他能看穿这崇山峻岭的表象,直抵其内在的骨骼与脉络。 这无疑将为他后续评估项目、选择厂址带来难以想象的优势。 “四哥,您看……”王永革的声音带着惊叹,打断了赵四的思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