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懂得了生命并非理所当然。 他送别了心爱的鸽子,也懂得了去帮助他人。 油麻地的夏天结束了。 桑桑随父亲离开。 杜小康在生活的课堂里学会了坚韧。 细马守着他的新家,真正扎下了根。 而那些金色的草房子,静静地立在原地。 …… 唐老缓缓起身,给自己续了杯茶。 他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最终化作一声感慨。 他此刻的心情,已远非欣慰二字就可以概括。 他知道顾远是好苗子,是百年难遇的天才。 作为老师,他亲眼见证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子的创作天赋。 无论是《追风筝的人》,还是《星辰的私语》,他始终为此感到骄傲,并始终支持顾远追寻自己的文学道路。 但他终究还是毕生耕耘于乡土与家族叙事,在他的内心深处,又怎可能没有一点私心? 直到此刻。 直到他读完这本《草房子》。 那些草房子下的欢笑与泪水,那些孩子间的友谊与成长,绘制出了一幅乡土画卷。 它平静而温暖地注视着那片土地,注视着生命本身在苦难与温情中的坚韧绽放。 唐老深吸一口气,内心的激动难以平复。 他看着顾远特意在文件中留给自己的空白处,微微一笑,写下评语。 “远去铅华,返璞归真。” “此作已得乡土之魂。” “桑桑之后,中国文学的童年叙事,有了新的标高。” “可传世。” 写完,他望着窗外。 顾远,凭借这部《草房子》,他已经有资格,在描绘乡土人情的文学殿堂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颗文坛的新星,正在以超越他想象的速度,冉冉升起。 其光芒,必将照耀得更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