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黑暗中,牛宏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 “同志,都是自己人,为啥要放下手里的武器?” 说话间,十多道手电筒的亮光齐刷刷地朝着牛宏所在的位置照去。 只见牛宏正端着一把AK47突击步枪瞄向了他们。 “同志,我命令你放下手里的武器,举起双手。”又是那个会说生硬的汉语的人,向牛宏下达了最后通牒。 至此, 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 十三个巡逻队员不但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而且躲在手电筒的后面的黑暗中,更有利于隐蔽自己。 相比之下, 牛宏孤孤单单一个人,又处在对方的手电光柱的笼罩之下,躲无可躲、避无可避。 如果双方同时开枪,吃亏失败的一定是牛宏。 此情此景,落入汪丹丹的眼中,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心情紧张到了极点。 “我数三个数,敢不放下枪者,死!” 牛宏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张口就要开始计数。 就听对方高呼一声, “等一等。” 声音未落,那人又说道, “我们愿意放下枪,同志,大家都是一家人,千万别乱开枪。” 说着,那人招呼同伴,齐刷刷地将手里的武器放在了冰面上。 “关闭手电筒。” “好的。” 随着那人的声音落地,十多把手电筒同时熄灭。 “同志,我叫赵阳,赫哲族人,我们真的是边境巡逻队,江堤上的汽车是你的吧,你们的灯光暴露了你们的位置。 我们过来察看,没有恶意的。” 听到赵阳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牛宏逐渐放松了警惕,朗声说道, “我叫牛宏,来乌苏里江抓几条鱼吃,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这就是一场误会。” 说着,缓步向对方所在的位置走去。 “哈哈,误会,这是一场误会,大家快把手电筒打开,把枪捡起来。” 赵阳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向自己的同伴发出号令。 之所以用汉语,就是为了消除牛宏心中的猜忌,避免再次发生误会。 “大兄弟,抽烟不?” 赵阳来到牛宏的身边,从兜里掏出一包老巴夺,从里面掏出一根,恭敬地递给牛宏。 第(2/3)页